HACCP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Pillsbury公司H.Bauman博士等与宇航局和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主要用于航天食品中。1971年在美国**次国家食品保护会议上提出了HACCP原理,立即被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接受,并决定在低酸罐头食品的GMP中采用。FDA于1974年公布了将HCCP原理引入低酸罐头食品的GMP。1985年美国科学院(NAS)就食品法规中HACCP有效性发表了评价结果。随后由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署(FSIS)、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美国海洋渔业局(NMFS)四家**及大学和民间机构的*组成的美国食品微生物学基准咨询**(NACMCF)于1992年采纳了食品生产的HACCP七原则。1993年FAO/WHO食品法典**批准了《HACCP体系应用准则》,1997年颁发了新版法典指南《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该指南已被广泛地接受并得到了国际上普遍的采纳,HACCP概念已被认可为世界范围内生产安全食品准则。
近年来HACCP体系已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80年代后期就大力推荐,至今不懈。1993年6月食品法典**(FAO/WHO CAC)考虑修改《食品卫生的一般性原则》,把HACCP纳入该原则内。1994北美和西南太平洋食品法典协调**强调了加快HACCP发展的必要性,将其作为食品法典在GATT/WTO SPS和TBT(贸易技术壁垒)应用协议框架下取得成功的关键。FAO/WHO CAC积极倡导各国食品工业界实施食品安全的HACCP体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FAO/WHO食品法典**制定的法典规范或准则被视为衡量各国食品是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尺度。另外有关食品卫生的欧共体理事会指令93/43/EEC要求食品工厂建立HACCP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的要求。在美国,FDA在1995年12月颁布了强制性水产品HACCP法规,又宣布自1997年12月18日起所有对美出口的水产品企业都必须建立HACCP体系,否则其产品不得进入美国市场。FDA鼓励并较终要求所有食品工厂都实行HACCP体系。另一方面,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也都在推广和采纳HACCP体系,并分别颁发了相应的法规,针对不同种类的食品分别提出了HACCP模式。
HACCP推广应用较好的国家有:加拿大、泰国、越南、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冰岛、丹麦、巴西等国,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强制性推行采用HACCP。开展HACCP体系的领域包括:饮用牛乳、奶油、发酵乳、乳酸菌饮料、奶酪、冰淇淋、生面条类、豆腐、鱼肉火腿、炸肉、蛋制品、沙拉类、脱水菜、调味品、蛋黄酱、盒饭、冻虾、罐头、牛肉食品、糕点类、清凉饮料、腊肠、机械分割肉、盐干肉、冻蔬菜、蜂蜜、高酸食品、肉禽类、水果汁、蔬菜汁、动物饲料等。
我国HACCP应用发展情况
中国食品和水产界较早关注和引进HACCP质量保证方法。1991年农业部渔业局派遣*参加了美国FDA、NOAA、NFI组织的HACCP研讨会,1993年国家水产品质检中心在国内成功举办了**水产品HACCP培训班,介绍了HACCP原则、水产品质量保证技术、水产品危害及监控措施等。1996年农业部结合水产品出口贸易形势颁布了冻虾等五项水产品行业标准,并进行了宣讲贯彻,开始了较大的规模的HACCP培训活动。目前国内约有500多家水产品出口企业获得商检HACCP咨询。2002年12月中国咨询机构国家认可**正式启动对HACCP体系咨询机构的认可试点工作,开始受理HACCP认可试点申请。通过对HACCP体系近十年的咨询和摸索,2011年为规范食品行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 A C C P)体系咨询(以下简称HA C CP体系咨询)工作,根据《*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人民共和国咨询认可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了GB/T27341-2011《GBT 27341-2009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自2012年5月起实施。
①进行危害分析;
②确定关键控制点;
③确定各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
④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
⑤建立当监控表明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应采取的纠偏行动;
⑥建立证明HACCP系统有效运行的验证程序;
⑦建立关于所有适用程序和这些原理及其应用的记录系统。
1、对从原料采购→产品加工→消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分析和评估。
2、根据这些分析和评估来设立某一食品从原料直至较终消费这一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CCPS)。
3、建立起能有效监测关键控制点的程序。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haccp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iso22000标准———《食品(包装)安全管理体系———对食品链中任何组织的要求》。
该标准由来自食品行业的*、国际专业化机构和食品法典**的代表,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建立的机构共同制定。该标准可作为技术性标准为**对企业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指导,并促使**的企业以更加简单、一致的方式实施haccp,避免因为国家不同或者食品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
iso22000是一个自愿采用的国际标准。该标准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一个统一标准,中国食品及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应未雨绸缪,尽快熟悉和掌握该标准,按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部门亦应根据该标准对进口食品的生产企业提出相应的要求。
iso22000引用了食品法典**提出的五个初始步骤和七个原理。五个初始步骤包括:建立haccp小组,产品描述,预期使用,绘制流程图,现场确认流程图。七个原理包括:危害性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建立关键控制点,当监视体系显示某个控制点失控时确立应当采取的纠正措施,建立验证程序以确认haccp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建立文件化的体系。iso22000明确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iso22000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新标准,它旨在确保食品供应链中没有薄弱的链接。iso22000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在食品危害风险识别、确认以及系统管理方面,参照了仪器法典**颁布的《食品卫生通则》中有关haccp体系和应用部分。iso22000的使用范围覆盖了食品链全过程,即种植、养殖、初级加工、生产制造、分销,一直到消费者使用,其中也包括餐饮。另外,与食品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业也可以采用这个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如杀虫剂、兽药、食品添加剂、储运、食品设备、食品清洁服务、食品包装材料等。该标准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与其它管理体系标准如iso9001∶2000联合采用。
相关标准:
GBT 27341-2009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
GBT 27342-2009《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产品推荐